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瑞春[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出 处:《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年第5期63-66,共4页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Radio & TV University
摘 要:波德莱尔的诗与中国古典诗歌在对意象的重视和运用上具有美学观的暗合之处,但由于文化背景、审美志趣等方面的差异,二者所选取的意象是不同的。法国象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特别是李金发和戴望舒在中国诗歌评论界的不同凡响就反映了文学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过滤现象。波德莱尔的诗虽然运用了象征手法,但是其象征主义诗歌有着独特的哲学观和美学观。
分 类 号:G642.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