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个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摘 要:自《浮士德》传入中国起,学界对其精神内涵的多样化研究与作品自身的丰富内涵密不可分。《浮士德》作为欧洲近代人的"圣经",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人类的存在问题做了深入思考,揭示了人类生存面临的种种精神两难和自身的本质缺陷,其影响范围已扩大到现代世界。歌德在融合个人生命体验与西方思想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解决"浮士德难题"采取了"复归宗教"的态度。本文将就作品中反映的"人类存在问题"和歌德选择宗教途径的原因展开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