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图像时代的“光晕”回归——关于“图像证史”问题的另一种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子英[1]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221116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19期161-162,共2页

摘  要:米歇尔提出"生物图像"(biopictures)的概念,认为现代数码摄影的技术保留了图像(image)原初的DNA编码,而失真的图像(picture)是人为操作时出现的有意扭曲。这与本雅明所说的早期摄影照片图像所产生的特定"光晕"不谋而合。数码复制使得图片里的生物虽然脱离了原初的"光晕",但所携带的遗传密码并未改变,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新的"光晕"。因此,生物图像时代不存在失真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证史"成为了一个值得信赖的真命题。

关 键 词:生物图像 光晕 数码复制 图像证史 

分 类 号:J405[艺术—摄影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