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古昌剑 张淑芳[1] 曹振刚[1] 张新峰[1] 李忠[1] 李平[1]
机构地区:[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麻醉科,新疆阿克苏843000
出 处:《农垦医学》2018年第4期304-307,共4页Journal of Nongken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对学龄前儿童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患儿90例,随机均分三组:多模式镇痛组(A组),局麻组(B组),舒芬太尼组(C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采用吸入全麻(七氟醚+罗库溴铵)。A组在术前静注帕瑞昔布钠0.8mg/kg,手术结束前10min静推舒芬太尼0.2μg/kg,在缝合切口时用0.25%罗哌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手术切口;B组只在缝合切口时用0.25%罗哌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手术切口;C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分别于患儿清醒拔管后即刻(T1)、术后1h(T2)、2h(T3)、4h(T4)、8h(T5)和12h(T6)采用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观察镇痛效果,观察患儿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1时间点比较三组患者面部表情评分及FLAC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点A组、B组面部表情评分和FLACC评分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5、T6两时点三组间的面部表情评分和FLACC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长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手术切口局麻药浸润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局麻组(B组)和舒芬太尼组(C组),值得临床推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