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劭强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2]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出 处:《出版发行研究》2018年第9期23-28,共6页Publishing Research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一般项目"媒体官方微博的运维与创新研究"(编号:14TQB012);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项目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戈夫曼将"框架"一词引入社会互动研究,并赋予理论色彩之后,框架、框架分析在新闻传播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新媒介的日新月异,带来了传播环境的变化,传播权的分化让大众传播回归到需要对情境进行定义的"类人际传播"状态,也让强调象征互动的建构主义范式成为框架分析的主流选择。并且,框架分析需要在此范式下,作出研究创新:在系统视角下考量框架的"多主体";在互动视角下提供认知的"解释包";在联动视角下实现理论的再整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