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郑州450000
出 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8年第5期502-50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摘 要:目的探讨桥式交腿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蒂部改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选取复杂的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8~57岁,平均43.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5例,机器伤1例,重物压砸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合并血管长段损伤3例;小腿完全离断伤1例;合并骨缺损的2例。软组织缺损的面积4.0 cm×8.0 cm^16.0 cm×28.0 cm。将修复这类损伤所采用的桥式交腿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蒂部均进行改良:将健侧胫后动脉的穿支皮瓣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舌状瓣瓦合。术后断蒂时间3~5周,病程5~9周。结果本组9例全部成功,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均成活,无感染,修复的创面一期愈合。形成皮桥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成活良好,其供区均可直接缝合并一期愈合,有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上舌形瓣的远端有约1.0 cm长浅层发黑坏死,但未见影响血管的通畅,皮瓣断蒂时行切除。结论桥式交腿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蒂部经改良后具有健侧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形成皮桥的一面)的供区可直接缝合,避免了再取皮植皮的手术过程,外观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