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缺失:文化系统的结构性创伤——以苗族为例对文字重要性的阐述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麻勇恒[1] 袁伊玲[2] 

机构地区:[1]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2]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  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72-75,共4页

基  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13BZW172)

摘  要:文字的丢失是苗族发展进程中的悲剧事件;文字的丢失也是弱势族群的文化共性。文字是构成一个民族文化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就如同用火技术的发明对人类进步的推动作用那样不可或缺。因此,任何种民族文字的缺失,都是对该民族文化系统的结构性创伤;创建文字对于无文字民族而言就是对自身文化系统的结构性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文字缺失 苗族 文化系统 结构性创伤 

分 类 号:H312[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