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优化实现双室再同步的双腔起搏系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璐露 赵玲[1] 华宝桐[1] 何忠荣 代荣俗 丁旭萌 蒲里津[1] 

机构地区:[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昆明650032

出  处:《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8年第5期420-42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760064;2015FB045)

摘  要:应用三腔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设置短而固定的房室间期(AVI),废弃了房室结生理性房室延迟功能;另外,右室起搏非生理性,而且植入右室电极不但增加患者及术者X射线暴露及手术难度,还干扰三尖瓣闭合引发三尖瓣返流,可导致心室结构及功能的损害,如果双室再同步的获益不能抵消这些损害,将可能导致CRT无应答。最后,三腔起搏要求100%双室起搏,较为耗电,且其价格超过双腔起搏器的2倍以上,尤其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很多患者常因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昂贵的CRT。通常伴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CHF患者,其房室结及右侧希-浦系统传导正常,无需起搏右室,提示可研发一种双腔起搏器,通过单左室起搏与从右侧希-浦系下传的自身激动融合即可实现CRT。该双腔起搏系统由硬件及软件两个系统组成,其中硬件系统包括双腔起搏器脉冲发生器、右房及左室两根电极。软件系统包括:(1)基于心房-心房间期推导右房-左室(RA-LV)间期的算法;(2)优化左室优先系数ε(默认值为0.55);(3)基于RA-LV间期优化起搏器AVD的算法,即AVD(n)=RA(n)-LV(n)间期×ε。该自动优化实现双室再同步的双腔起搏系统可代替目前的三腔起搏系统,对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及向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及应用前景。

关 键 词:生物医学工程学 双腔起搏 自动化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分 类 号:R318.11[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