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昆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世界民族》2018年第5期43-50,共8页Journal of World Peoples Studies
基 金: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台湾地区民主治理模式与绩效研究"(项目编号:17YJC810014);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世界发展中国家民主化道路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BZZ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世纪以来斯里兰卡"新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态势研究"(项目号:18BKS046)的项目成果
摘 要:不丹的尼泊尔族是不丹进行民族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对象。17世纪20年代以后,尼泊尔族人不断涌入不丹,并且在政治上开始显示出其影响力。不丹政府出于对不丹经济安全、政治稳定等方面的焦虑于20世纪90年代发起了"复兴传统文化运动",形成并加剧了不丹尼泊尔族问题。Bhutan's Nepalese ethnicity is the main object of the country's national integration process. After the 1620s, Bhutan saw a continuing influx of Nepalese ethnic groups who also began to show a growing political influence. The government of Bhutan began its national identity policy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for reasons of economic security,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Bhutanese society. Such a policy has formed and exacerbated the ethnic Nepalese problem in Bhutan.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