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人工杨树林未成材原因及技术改造措施  

Failure Reason and Measures of Technical Conversion for Artificial Poplar Plantation in Datong C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向明 

机构地区:[1]大同市大泉山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  处:《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8年第3期33-34,共2页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anxi

摘  要:地处雁门关外的大同市,是山西省的北大门,风大沙多,生态环境恶劣。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多年来持续开展了以大地绿色覆盖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截止2015年底,全市造林面积达2 780 km2,其中有1 580 km2为人工杨树林区。这些杨树林大多成林不成材,成为"小老树",生态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较差。据调查,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差、造林密度大。根据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新要求,应采取适当间伐、用杏树经济林更替、乔灌草立体混交等技术改造措施。

关 键 词:人工杨树林 小老树 林分改造 大同市 

分 类 号:S792.11[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