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彩林[1]
机构地区:[1]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出 处:《理论月刊》2018年第10期165-172,共8页Theory Monthly
摘 要:健康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机体应是公共话语与个体话语双轮的并行。但是,经过百年现代历程,双轮发展并不平衡,相对于以表达社会公器为主体功能的公共话语,个体话语的发展依然不足。微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个体话语在社会生活建构中的不足,显示出其他传媒所不及的传播个体性与自主性。从话语理论视角看,微信传播是中国现代进程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一次个体话语建构变革。在走向现代的历史语境中,微信传播不仅呈现出个体对于当下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的描述、体验与反思,而且还对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建构什么样的社会予以想象与建构。透过微信传播关注的内容,可见个体关切的焦点正是现代社会个体化进程所要应对、探究、解答的命题。微信传播标志着中国社会个体话语建构进程到了新的阶段,集中传达出国人对于个体化进程的历史新要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