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西安710021 [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出 处:《陕西中医》2018年第12期1684-1686,1690,共4页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K378)
摘 要: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痰热腑实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的210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埋线治疗;试验组则实施穴位埋线与脑心通胶囊联合治疗。统计两组28d腑气通畅、暂通情况,计算两组腑气通畅者平均通腑时间、口气臭秽、纳差及腹满腹胀消失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腑实症状积分、MRS、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FIB、HBV、LBV、Arbc及ηb)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通畅率达82.86%,完全未通率为9.52%;试验组总通畅率达93.33%,完全未通率为2.86%,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94、4.018,P<0.05),且与对照组比,试验组腑气畅通者平均通腑时间、口气臭秽、纳差及腹满腹胀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腑实症状积分、MRS、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FIB、HBV、LBV、Arbc及ηb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比,试验组腑实症状积分、MRS、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痰热腑实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黏状态,促进局部血流微循环,从而改善患者腑实症状,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独立生活水平。
关 键 词:中风(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 @脑心通胶囊 @痰热腑实证
分 类 号:R255.2[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