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兵林 周治国 陈德华[2] 刘瑞显[3] 郑曙峰[4] 张志刚 李蔚 Chen Binglin;Zhou Zhiguo;Chen Dehua;Liu Ruixian;Zheng Shufeng;Zhang Zhigang;Li Wei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95 [2]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 [4]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合肥230001 [5]湖南省棉花研究所,湖南常德415101 [6]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黄冈分院,湖北黄冈438000
出 处:《中国棉花》2018年第11期10-13,18,共5页China Cotton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900);国家基金项目(3167162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技术体系(CARS-15-14)
摘 要:提高棉花产量是棉农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6 000 kg·hm^(-2)以上籽棉高产水平应满足如下群体质量特征要求:品种为环境适应性强、高光效且化调敏感的抗虫杂交种;密度在2.40万~3.00万株·hm-2范围,棉花总铃数120万~135万;成铃时空均衡分布,伏前桃、伏桃、秋桃分别占5%、45%、50%,上、中、下部成铃各占35%、35%、30%,内、外围铃各占52%、48%。在6 000 kg·hm-2以上籽棉产量目标下,棉花个体要达到"120壮株型、555超大铃"标准,即株高120 cm以上,高质量成铃时间达到70 d,单株果节120个以上,单株50铃以上,内围成铃占52%、外围成铃占48%,秋桃占50%左右、铃重6 g以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