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托邦”到“实托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放[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

出  处:《党校科研信息》1991年第15期8-9,共2页

摘  要:“乌托邦”(Utopia)是由希腊文Ou(没有)和topos(地方)组成的名词,意为乌有之乡,中译文兼有音译和意译结合之妙。自从1516年世界上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名著《乌托邦》(英国人托·莫尔著)出版以来,“乌托邦”已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名词广为流传。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300多年时间内连绵不断,波澜壮阔。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以及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智士推出种种乌托邦方案。

关 键 词:“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 《乌托邦》 代名词 希腊文 资本主义私有制 英国人 生产社会化 贫富两极分化 第三次浪潮 

分 类 号:D[政治法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