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翔宇[1]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38-46,共9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鲁迅小说的中国形象研究"(15FZW058);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文化语境下的‘鲁迅形象’研究"(13YJC751062)
摘 要:鲁迅"立人"的启蒙实践首先要改变的是"真的人"与"奴隶"之间的存在比例,这其中关涉到了"自我启蒙"与"他者启蒙"的顺序、替换等启蒙的逻辑困结。在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医治被置换为"看戏"的表演,使得"唤醒/沉睡"的话语逻辑消融于"看戏/演戏"的结构关系中。当思想启蒙陷入"失效"的困境时,鲁迅尝试着用社会革命的"实力"来进一步思考"人国"的出路。当鲁迅关注民众的革命诉求、过程、立场、结果等问题时,革命前后并无根本性的变化,深陷启蒙现代性与革命现代性的两难的悖论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