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的视角下看歌剧《刘胡兰》的三个版本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诗思[1] 

机构地区:[1]沈阳音乐学院

出  处:《当代戏剧》2018年第6期71-73,共3页

摘  要:歌剧《刘胡兰》是根据解放战争时期山西女英雄刘胡兰的事迹创作的。歌剧共有三个版本,分别于1948年、1954年、1977年创作。这部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歌剧,折射出了在一定时期内新中国政治文化的波动与变化。不同版本的歌剧,在人物关系和剧情内容的取舍过程中,也深刻的反映出所处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话语权,并通过利用改造民间艺术形式,发展成红色文艺形式,使主流意识形态得以传播推广成为大众普遍的意识形态。本文通过对三个版本人物、情节和音乐质素的提炼,挖掘歌剧的内部层次,来看这部歌剧在不同时期是如何通过主流意识的引导,完成中国红色文艺建构的。

关 键 词:刘胡兰 歌剧 版本 意识形态 

分 类 号:J82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