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22期52-54,共3页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摘 要:《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盗用身份证件罪,但条款中“情节严重”的标准如何并无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盗用他人身份证行为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给司法带来困惑,入罪标准问题亟待解决。1997年《刑法》以来对侵犯个人身份证照行为的评价存在一个演变过程,包括司法解释扩张期(以1998年《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为标志)、司法解释收缩期(以2009年《妨害信用卡管理解释》和《机动车号牌答复》为标志)、行政处罚补充期(以2011年《居民身份证法》为标志)、刑事立法确立期(以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为标志)等,需要历史的看待这个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