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段文英[1]
机构地区:[1]大同大学,大同037009
出 处:《音乐传播》2018年第3期96-100,共5页Music Communication
摘 要: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对音乐元素的运用,按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主要体现在流行歌曲、传统戏曲、原创配乐三个方面。通过这些音乐,可窥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歌曲的发展变迁,也可探视改革开放以来大众社会心理的变化,还可以凸显贾樟柯对山西人所传承的当地精神气质乃至中国人的生活心理演进的深刻体悟。作为一个会写文章且充满诗意的导演,贾樟柯在原创音乐的选择上也同样体现了其文人气质。这些音乐元素增强了作品的时空质感,丰富了作品的情感意蕴,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位,同时也强化了作品的民族特色。必须说,贾樟柯电影的声誉,与他对音乐元素的有机运用有一定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