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程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12期88-90,共3页
摘 要:苏轼是北宋文坛乃至整个宋代文坛的泰斗级巨匠.在六十六年的人生跨度里,苏轼既极大推动了北宋文学的发展步伐,又以自己指出的一代“向上之路”,将宋代文坛引向了可以与唐音交相辉映,同时又各具特色的“宋调”风范.一方面将宋初以来各代文学先驱者的宝贵探索经验做了总结与融合,并运用自我的天生才情加以凝练升华,使宋代文学至苏轼达到了真正意义的高峰.另一方面,又为黄庭坚江西诗派后生等使得宋调的典型规范凝定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道路和沉着的经验积淀.当今对于苏轼的研究多事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视野,而借助西方文艺理论对于苏轼作品的评析较少.但是文艺理论既然作为理论就具有所有文学作品的普适性.虽然西方文论起源于西方,但用于分析东方优秀文学作品未为不可.同样可以更加丰富苏轼作品的艺术精神内涵,给与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以经久不衰的活力.尼采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的最著名的超人哲学观,与苏轼诗词所独具的超远旷达之气脉有着深远的理论联系.本文就尼采艺术观中核心的悲剧人生观,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超人意志三个主要内容对苏轼的创作进行分析比照,继而发现了苏轼作品中曾未被发掘出来的独特艺术宝藏和思想财富,展示了苏轼创作角度与尼采的艺术观异曲同工之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