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治疗对改善透析患者内瘘血流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淑霞 殷京花[1] 闫慧慧[1] 吴甫民 雷京红 

机构地区:[1]北京航天总医院血透中心,100076

出  处:《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年第11期72-74,共3页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长期血管通路有自体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内瘘、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而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因长期通畅率好、并发症少,而被作为首选的血管通路,KDOQI指南建议AVF的普及率为65%,因此对自体AVF的维护至关重要。患者的原发疾病、自身血管条件、内瘘过早使用以及穿刺护理不规范等因素直接影响自体AVF的血流量和通畅程度,非热康普远红外线具有减缓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皮肤表面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多种作用.据报道非热康普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可促进新瘘管的形成,但在改善内瘘流量及长期通畅率方面缺乏研究.本研究探讨非热康普远红外治疗对提升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以期找到更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

关 键 词:内瘘血流量 远红外线治疗 透析患者 疗效观察 自体动静脉内瘘 远红外线照射治疗 长期血管通路 并发症发生率 

分 类 号:R459.5[医药卫生—治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