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崇[1,2]
机构地区:[1]安阳师范学院历史学系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出 处:《近代史学刊》2014年第2期184-206,共23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摘 要: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团之一路的载泽考察团,本欲对欧美日各国宪政制度广收博取,但最终编译的书籍以介绍日本宪政制度为主,对欧美宪政的引入亦须通过日文文本转译,这种情况在另一路即戴鸿慈、端方考察团中亦有体现。究其原因,既是中西政治体制差异、考察团随员宪政水平及翻译能力不足的产物,同时与考政大臣认为模仿日本宪政模式可以一劳永逸的心态有着直接关系,而日本宪政专家基于"制度殖民"的出发点强调日本宪政体制对君权的保留而不言制限也是至为关键的诱导因素。载泽考察团编译书籍代表了清廷皇室立宪改革派的宪政认知水平和宪政模式取向,其编译过程中遭遇到的困境及其在宪政理解和引入上存在的工具化倾向,为我们全面认识清末宪政思想的日本来源做了一个注脚,从中可见所谓中日关系"黄金十年"论具有片面性,同时也从宪政思想源头的角度揭示了清末宪政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24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