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地方公债与社会的互动与冲突——以安徽省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杰[1]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近代史学刊》2016年第2期219-236,共18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770109);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基金资助成果

摘  要:民国时期安徽地方政府源于财政困窘、地方建设等开支所需发行了数笔地方公债。公债发行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且公债依存度较高。地方公债在政府财政运行过程中与社会形成密切的互动甚至产生冲突。地方商会、民众等针对政府发债积极发表意见并直接参与地方公债的发行、劝募、偿还及基金保管。由于地方公债发行缺乏长远偿债规划且债信不良,因此并未与社会形成良性之互动,反而由于地方债务违约失信引致了民众、地方团体的冲突与反对。

关 键 词:安徽 地方公债 债信 

分 类 号:F812.9[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