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郝艳秋[1] 郝学忠[2] 赵春丽[2] 郝艳红[2] 李景鹏[2]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150086 [2]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命技术研究中心基因部
出 处:《伤残医学杂志》2002年第3期65-66,共2页Medical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摘 要:特异性的促肝细胞分裂增殖的因子,按其最初发现的部位而命名,主要有3种:血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2]。肝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2]。胞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1]。肝脏是具有强大再生能力的重要器官[1]。当肝脏被部分切除或受到药物(如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胺等)毒害,以及各种肝脏疾病所造的肝脏损害时,促肝细胞再生细胞因子使剩余的或未受损害的肝细胞可以分裂增殖,使肝组织再生恢复到原来的体积。
关 键 词:促肝细胞因子 肝细胞刺激因子 肝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
分 类 号:R329.2[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