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靖波[1]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4期45-47,50,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代文人游幕与文学关系之研究"(项目号:09YJC75107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明代文人游幕与文学关系之研究"(项目号:09SJB750021)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明代的边塞诗歌与具有游边经历的布衣文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是边塞诗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布衣文人游历边塞的现象在明初至嘉靖的相当长时间内并不普遍,只出现过唐愚士、谢榛等寥寥几位诗人。隆庆后,随着边疆和议的达成,大批文人涉足塞外边陲,最终形成空前的游边之风。这些文人大多以游幕的方式而获得资助,所创作的边塞诗歌也因此带有幕府文化的鲜明印记。游边文人中又以南方之士居多,这使得他们的边塞诗风貌显示出别致的地域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