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在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表情效果初探——以埃米莉·迪金森诗歌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丽君[1] 

机构地区:[1]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出  处:《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2X期143-143,145,共2页

摘  要:语言作为文学最根本的表现力历来是研究的重点,随着人们对结构、韵律等特征研究的深化,语言符号的意义也成为研究的课题。符号在文学作品中突破了转承起折功能后,还赋予了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埃米莉.迪金森的语言符号具有独特性,她极具个性的处理赋予了作品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从而使语言符号与文学意蕴的高度融合,给予文学信息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以迪金森诗歌为例,通过她作品中语言符号所创作的韵律、形态、句法等进行分析,从而来探讨语言符号的重要功能之一的"表情功能"作用。

关 键 词:语言 符号 表情性 埃米莉.迪金森 韵律 形态 句法 

分 类 号:I712[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