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后区针刺(封闭)治疗齿源炎性疼痛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康明德[1] 章正洛 李炎军[1] 彭树新 杨春明 吴小萍 

机构地区:[1]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郑州450004

出  处:《中原医刊》1991年第1期10-11,共2页Central Plains Medical Journal

摘  要:急性齿源炎性疼痛共85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49人。年龄:20岁以下4人,21~30岁26人,31~40岁21人,41~50岁18人,51~60岁14人,61~70岁2人.职业有工人、教师、营业员、学生、干部,以工人、营业员为多。冠周炎33例,根尖周炎30例,牙髓炎22例。患牙部位:冠周炎33人全部为下牙;根尖周炎上牙17人,下牙13人;牙髓炎上牙13人,下牙9人。治疗方法:1.颌后区解剖部位:位于耳垂的下方,下颌骨升枝之后缘,下颌角的上缘之凹陷区.2.针刺(封闭)方法:针刺:消毒针刺区,取消毒过的1寸毫针刺入颌后区皮肤,捻转进针0.5~1.5厘米,行针采取提插捻转法,当有针感(酸胀沉麻)疼痛消失时,留针15~20分钟。

关 键 词:针刺疗法 齿源炎性疼痛 封闭 

分 类 号:R246.83[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