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的“哑语”——论《小城畸人》中“手”的表现意义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岑雅婷 郑钰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10037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年第8期40-41,共2页

摘  要: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由二十五个故事组成,结构看似松散,实际上却暗含联系。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深入剖析了在工业革命初期,一群生活在乡村小镇的"畸人"的生活状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手"的不同描绘,来深化人物形象,突出小镇上人们之间的复杂交错的情感关系等。本文通过对《小城畸人》的文本解读,以意象"手"为例,分析了表现主义手法在该小说中的具体运用。

关 键 词:小城畸人  象征 表现主义 

分 类 号:I712.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