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 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2年第1期275-292,共18页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Review
基 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宪法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对两岸根本法的"一中性"进行比较分析,是研究大陆和台湾两岸政策的重要方式。实施于中国大陆的1982年宪法的"一中性",遵循"从政治到宪法"的形成逻辑,体现了大陆当时的两岸政策,因而可以称为"一中宪法"。台湾地区现行"宪法"的"一中性"可掩盖其政治上的"非一中性",由于其"一中性"仅具规范意义,并不必然导致"事实"上的"一中",因而可称为"宪法一中"。尽管"一中宪法"与"宪法一中"都在形式上保留了"一中",而且也都是两岸在根本法层次上的表述落后于现实政策的表现,但两者在形成逻辑、内涵和作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理解两岸根本法之"一中性"的"同"与"不同",对于弄清和把握大陆和台湾的两岸政策具有更加直接和现实的意义。
关 键 词:根本法 两岸关系 “一中宪法” “宪法一中” 台湾问题
分 类 号:D9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618[政治法律—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