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先声——梁漱溟、太虚关于佛教入世转向问题的论争(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喻静 

出  处:《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第11期66-73,共8页Chinese Culture Pictorial

摘  要:20世纪二十年代初,梁漱溟和太虚大师之间有一场关于佛教入世转向问题的论争。梁漱溟判定佛教的本质为"出世",无益于应对"此时此地"的各种危机,当重振儒家精神以把中国导向新路;太虚大师则持论相反:出世的佛教不是佛教的全体和究竟,立足人间,践行"上求下化"的菩萨行,正是佛教本义。论争所涉面不广,回合不多,无法像"科玄之争"那样引人侧目,很容易被历史遮蔽,但意义重大—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正是在论争中渐渐清晰、成型。二十年代末,太虚大师正式打出"人生佛教"的旗帜并在理论上逐步完善,印顺法师对"人间佛教"做出全面、系统、深入的阐释。以后一百年间,海内外许多高僧大德实践并证成了"人间佛教"的道路,如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台湾佛光山的星云大师等。可以说,"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传统佛教的近代化尝试,和中国现代化历程息息相关,且这个过程直至今天远未结束。所以,细致爬梳史料,理清"梁太之争"的曲直,可以一窥近世佛教面对"古今"、"中西"、"中印"、"儒释"等诸多错综关系时的复杂处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当代佛教的各种面向和当代"人间佛教"的弘化实践。

关 键 词:人间佛教 梁漱溟 太虚大师 星云大师 人生佛教 出世间 印顺 佛光山 弘化 儒释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