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株杆菌的卫生安全性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全珍[1] 田嘉军[1] 彭蔷[1] 汪浩[2] 陈敦春[1] 黄颖[1] 李长虹[1] 李临[1] 

机构地区:[1]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生物材料监测研究室,成都610041 [2]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出  处:《医学研究通讯》2002年第9期45-47,共3页Bulletin of Medical Research

摘  要:利用细菌的生物学特性防治化学物质污染环境是当今世界的热门技术之一.早在80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就成功地培养出能清除土壤污染的细菌,开创了利用细菌净化环境的先例[1].80年代中期,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细菌治理电镀工业废水污染环境取得成功[2],在利用细菌防治重金属污染环境方面有重要意义.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期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SBRK工艺基础上用新筛选的8株杆菌(产碱杆菌属1株,假单胞菌属1株,芽孢杆菌属1株,克雷伯氏菌属1株,邻单胞菌属4株)以及生物载体,降解石化废水中的难降解的磷氮等有机物,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但是,这些治理环境污染的人工和天然的细菌以工业生产的方式大量地进入环境以后,是否会给环境带来新的污染,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该项微生物技术能否广泛运用的关键问题之一.迄今,有关环境微生物技术运用的工程菌的卫生安全性评价的有关法规、程序、方法及相关研究资料尚少[3~4].为了给该项微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对8株杆菌以及8株杆菌处理过的工艺出水的毒理学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关 键 词:杆菌 卫生安全性 毒理学 

分 类 号:R378.99[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