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左艳[1] 闫彩平[1] 吴碧青[1] 遇桂芳[1] 郭小红[1] 管元香 刘素珍
机构地区:[1]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519000 [2]珠海市金湾区红旗医院
出 处:《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年第15期162-16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基 金: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5A1017)
摘 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及微血管密度与子宫内膜息肉(EP)复发的关系。方法 10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予以宫腔镜下切除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随机分为未处理组、孕激素组和曼月乐组,各34例。未处理组患者手术1周后未继续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孕激素组术后1周后予以高效合成孕激素炔诺酮口服治疗,曼月乐组术后1周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环。全部患者随访9个月,对三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进行统计,并比较息肉复发和未复发患者息肉部位ER、PR和微血管密度的差异;比较术后孕激素组和未处理组息肉复发患者息肉部位ER、PR及微血管密度的差异。结果曼月乐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孕激素组的23.5%和未处理组的41.2%(P<0.05);孕激素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息肉复发患者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PR水平显著低于未复发患者(P<0.05),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而ER水平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组息肉复发患者的PR水平显著低于未处理组息肉复发患者,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未处理组息肉复发患者(P<0.05);ER水平与未处理组息肉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PR水平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而微血管密度则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R低及微血管密度高可能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几率。提高患者PR及放置曼月乐环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降低其复发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