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辰明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
出 处:《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年第12期59-61,共3页
摘 要:美国大法官霍姆斯有言:理论置于法律的教条,有如建筑师之于建房的工匠,乃至最重要的部分。在环境税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理清理论层面的逻辑性,从新视角出发形成新思维,并基于此对具体体制机制以及各层面涉及进行研究。环境税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庇古税",到九十年代,各经济发达国家均开展了环境税制改革。环境税改革,将实现费改税和环境保护的行政法干预向财税法规制的转化,在此基础上,相关的面向问题和理论方法也将发生变化,相关的研究结论也将向着财税法领域发生变化;对环境税及其改革的正当性应基于财税法本质新论——财税法是公共财产法——而开展。本文旨在用公共财产法的理论论证环境税改革之正当性,从学理角度分析其转变的优越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