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6年第11期46-49,共4页Northern Literature
基 金: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东北民俗流变》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人:王为华,课题组成员:丛坤,丛小舟,易萍
摘 要:历世相沿,群居相染构成了今日之民间风俗,学者赋予其固定的专业学术名词“民俗”。民俗具有地域特征,亦即古人所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是民俗在横向空间上的特征,从时间流纵向角度而言,“移风易俗”是民俗演进的另一特征。因为民俗是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结构以及伦理观念等方面最生动的记录或载体,因而民俗流变构成一部民众生活文化的演进史,研究其时间与空间上传播及传承特点,分析其形成与变异诸因素,就可以基本把握文化演变的脉络以及传承上的规律特征,这也是本文选择“流变”这一研究视角的主要原因。“从总的趋势上看,民俗的变迁经历异质民俗要素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过程,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并呈现出植入性、涵化性、传承性的特质”。[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