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调查性报道的有益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艳军 

机构地区:[1]内蒙古日报社

出  处:《新闻论坛》2016年第6期85-86,共2页News Tribune

摘  要:调查性报道不仅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仅以其对新闻文体的贡献而言,也是不可低估的,因此调查性报道占据着很多媒体的热读版面和黄金时段。不可否认,一些见报报道有不如人意之处,与读者对调查性报道的期望值还有差距。笔者从业多年,亦曾写过令人遗憾的调查性报道,也不乏可圈可点的成功之作。如《真的销声匿迹了吗?》,该稿在《内蒙古日报》刊登后,引起五原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为企业挽回了声誉,同时打击了不法商家的坑农行为。另一篇调查性报道是针对2004年2月呼和浩特市4大商场、超市“无公害蔬菜”柜台的招牌被工商执法人员摘掉而写的。

关 键 词:调查性报道 工商执法人员 呼和浩特市 无公害蔬菜 社会意义 新闻文体 黄金时段 多媒体 

分 类 号:G212[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