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齐”非“民族名称”考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滕绍箴[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33-46,共14页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融合视域下清代汉军旗人国家认同研究"(编号:15BZS062)

摘  要:"新满洲"始于清太宗崇德二年(1637),以此年为界定旧(佛)满洲、新(伊彻)满洲之分,比较恰当。新满洲包括东北地区赫哲、鄂伦春、库雅喇等东海瓦尔喀、虎尔哈等各部之人,以及索伦(今鄂温克族)、达斡尔、锡伯、挂尔察、巴尔虎等各个族群。"乌拉齐"一词,最早出现在康熙末年,盛行于乾隆年间,源于蒙古语"站丁"之意。清朝满洲贵族,联系东三省相同职务之"乌拉齐"及其认同新满洲文化,将其与"伊彻"满洲,看成一体。并以东三省"诸部"而概称之。康熙末年至乾隆以降,关内京旗社会两极分化,道德水平下滑。对东三省新满洲等"诸部"人歧视、轻蔑,即以"乌拉齐"一词作为代称,而贬抑之。

关 键 词:乌拉齐 新满洲 民族 

分 类 号:C951[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