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HIV-1分子流行病学20年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剑军[1] 方宁烨[1] 张鸿满[1] 沈智勇[1] 唐振柱[1]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530028

出  处:《应用预防医学》2017年第2期173-176,共4页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298003-1-4;129800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0442;81460510)

摘  要:1996年广西报告首例本地居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1]。广西艾滋病疫情从开始的以静脉吸毒传播、局部地区流行为主,随后发展到以异性传播为主并蔓延到广西各县市。许多学者用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其毒株来源及其演变规律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发现随着疫情扩散蔓延、传播主要方式的变化,广西HIV-1流行毒株、亚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对广西20多年来HIV-1分子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 键 词:分子流行病学 HIV-1 广西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吸毒传播 流行毒株 艾滋病疫情 本地居民 

分 类 号:R512.9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