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CAM-1、VCAM-1与糖尿病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露[1] 苏晓清[2] 谢勇丽[2] 

机构地区:[1]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2]萍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萍乡337055

出  处:《当代医学》2017年第14期134-137,共4页Contemporary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间粘附分子-1炎症因子等相关生化指标与糖尿病足(DF)的关系。方法收集113例糖尿病足患者为DF组,DF组参照国际Wagner分级方法,分级WagnerⅡ级(21例)和WagnerⅢ级(63例)、WagnerⅣ级(29例)。85例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足的患者为T2DM组的临床的基本资料,收集入组患者的空腹血检测ICAM-1、VCAM-1、FPG、2 h PG、Hb Alc、GA-L、脂蛋白(α)[Lp(α)]、CRP、WBC和NEUR,所有指标结果在DF组T2DM组之间、DF组不同Wagner级别之间进行对比,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DF组和T2DM组之间分析性别构成、BMI、FPG、2 h PG、Hb Alc和G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F组ICAM-1、VCAM-1、RP、WBC、NEUR、Lp(a)均高于T2DM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F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有ICAM-1、VCAM-1、WBC和NEUR、DF组不同Wagner级别之间性别构成、年龄、糖尿病的病程、BMI、FPG、2 h PG、HbA_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agnerⅣ级组FPG、2 h PG浓度显著高于WagnerⅡ级组和WagnerⅢ级组(P<0.05或P<0.01)。DF组不同Wagner级别之间WBC、NEUR、CRP有差异,Wagner分级高级别组WBC、NEUR、CRP高于Wagner分级低级别组(P<0.01)。结论 DF患者外周血清中ICAM-1、VCAM-1的表达程度明显升高,促进了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监测ICAM-1和VCAM-1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为改善DF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 键 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血管间粘附分子-1 糖尿病足 糖尿病 

分 类 号:R587.2[医药卫生—内分泌]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