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擦去了什么——略论界线的淡化、交融与超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倪思然[1] 何治乾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文学院

出  处:《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年第5期61-66,共6页Modern Chinese

摘  要:《橡皮》是20世纪新小说派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成名作。不论是从主题上、情节上来看,还是从体裁上、语言上来看,它都具有非常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小说不仅淡化了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界线,而且通过线索的碎片化处理、体裁的融合,以及对于日常语言的超越,进行了一次有着读者积极参与的"深层的真实"的探索。以《橡皮》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满足于对旧有文学创作样式的颠覆,它们更是以一种离经叛道的形式完成了另一层意义上的继承和突破。

关 键 词:主题 线索 体裁 界线 交融 

分 类 号:I565.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