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民生建设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闫莉[1] 徐家林[1]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4期53-60,共8页Studies on Marxism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实践意义研究"(2012BKS001)的阶段性成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资助

摘  要:民生建设与所有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生产力发展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可能,相应的生产关系、特别是分配制度才能使其变成现实,而分配制度又决定于所有制。在生产力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所有制决定了民生发展的高度、广度和可持续度。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于改革开放后。我党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是一贯的,而对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则是逐步深化的。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出发点,而包括所有制结构调整在内的改革使中国民生得到改善。当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既有利于激活经济,也有利于改善民生。所有制结构与民生建设的关系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同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关 键 词:民生建设 所有制 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F121[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