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西艺术学院
出 处:《神州》2017年第19期53-53,共1页
摘 要: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呈现在世人面前。在青铜器研究中,除器型、分期、铭文、工艺备受关注外,纹饰也一直是研究的对象。李济先生曾说:“中国古代文明中至少有三件事物是确确凿凿土生土长的:即骨卜、蚕丝与殷代的装饰艺术。”[1]所谓殷代的装饰艺术,主要就是指青铜器的装饰工艺,包括青铜器的纹饰,它具有极高的艺术、宗教及历史学价值。一、青铜器纹饰的分类与定名研究青铜器纹饰,首先是从分类和定名开始的。最早对纹饰有所论述的是宋人的《考古图》与《博古图录》。如《考古图》论及五癸鼎:“鼎文作龙虎,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并引《吕氏春秋》云:“古者铸鼎象物以知神姦,鼎有此象,盖示饮食之戒。”《博古图录》论及毛鼎:“腹有蝉纹,脰饰饕餮,间之云雷,亦以贪者惩也。”
关 键 词:商代青铜器 纹饰 考古工作 中国古代文明 装饰艺术 《吕氏春秋》 装饰工艺 历史学价值
分 类 号:K876.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