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探究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童建军[1] 韦晓英[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214-217,共4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广东省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论述研究"(MYZX2016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研究"(16JJD710016)

摘  要: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当代大学生日益被卷入数字化生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面临着挑战,只有充分运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加深入和有效地找到人、理解人和引导人,实现其根本的育人使命。以在线开放课程、红色网站、聊天工具、博客社区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是"互联网+"行动计划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关 键 词:“互联网+”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模式 合理性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