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晓红[1] 李勤[1] 曾凤兰[1] 关信民[1] 郑学东[1] 叶翠萍[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广州510523
出 处:《应用预防医学》2017年第4期321-323,325,共4页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2016463);广州市卫生计生委2016年一般引导项目(项目编号:20161A011015)
摘 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烧烫伤急诊伤害特征,为开展相关伤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4—2016年0~14岁儿童烧烫伤急诊伤害病例进行分析。年龄分布按照新生儿(<1岁)、婴幼儿(1~3岁)、学龄前儿童(4~6岁),学龄期儿童(7~14岁)进行划分。结果 2014—2016年,某院急诊伤害就诊的0~14岁儿童中,烧烫伤占62.49%(3 800/6 081)。其中,春夏季(2 023例)高于秋冬季病例数(1 777例);男童2 245例,占59.1%;婴幼儿2 539例,占66.82%;家庭是烧烫伤主要发生地点,占97.10%。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在家庭以外地方烧烫伤的比例增加(线性趋势χ~2=87.25,P<0.01)。致伤物以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热水和食物为主,占97.13%。随着年龄增加,接触火焰、化学物品或电等导致烧烫伤的比例增加(线性趋势χ~2=18.90,P<0.01)。19.26%为中重度烧烫伤,年龄组越小,发生中重度烧烫伤的比例越高(线性趋势χ~2=18.63,P<0.01)。83.08%的病例经过急诊治疗后回家,年龄组越小,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的比例越高(线性趋势χ~2=33.01,P<0.01)。结论 0~14岁儿童中烧烫伤伤害多发于春夏季、男童、婴幼儿,发生地点以家庭为主。致伤物以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热水和食物为主;年龄组越小发生中重度烧伤或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的比例越高。建议根据不同年龄组儿童烧烫伤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降低儿童烧烫伤发生率。
分 类 号:R179[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