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经济”:区域合作发展新体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福象[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

出  处:《群众》2017年第16期11-13,共3页

摘  要:2017年6月2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完善“飞地经济”合作机制,鼓励合作方共同设立投融资公司,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和运营管理。区域的经济增长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还包括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等硬环境,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等软环境。从本质上讲,“飞地经济”的出现,主要是源于这些要素在区域之间存在着压力差。比如,在开放的区域经济体系中,区域经济联系主要以外资、外贸、外债、外援的“四外”形式来体现,并且这些形式往往是相互交织的。

关 键 词:飞地经济 合作发展 国土资源部 体制 基础设施条件 区域经济体系 区域经济联系 资本合作 

分 类 号:F127[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