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霖[1] 陈庆恺[1] 何子毅[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东莞市中心血站,523930

出  处:《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年第5期528-529,536,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东莞市医疗卫生一般项目(No.2015105101245)资助

摘  要:提高经血传播传染病的检出率,降低经血传播传染病一直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课题。酶联免疫法(ELISA)作为传统检测手段,由于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加之“窗口期”较长等原因,存在漏检现象,严重影响输血安全性[1]。而核酸检测(Nucleicacidtest,NAT)对象为病毒核酸,可以明显缩短ELISA的“窗口期”[2];此外,NAT还可以检测出因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感染等造成的漏检[3]。欧美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陆续将NAT纳入常规血液筛查中,我国2012年发布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基本覆盖全国”的目标[4]。我站从2004年开始科研性地应用核酸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样本,已完成了50多万例次的核酸样本检测,在样本管理、试剂管理、设备管理和防污染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关 键 词:核酸检测 COBAS s201 样本 试剂使用率 仪器维护 

分 类 号:R392.11[医药卫生—免疫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