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锡刚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同舟共进》2017年第12期84-86,共3页
摘 要:在邓拓主持《人民日报》的1956年夏季,郭沫若以笔名接连在该报副刊上发表《发辫的争论》和《乌鸦的独白》两篇颇具锋芒的杂文。胡乔木对《发辫的争论》以“有深意存焉”称道。后来以《燕山夜话》名世的邓拓,当会有杂文家的共鸣。邓拓年轻郭沫若20岁,几乎是两代人。作为学者型的革命活动家,邓拓以其性情和喜好,无疑对郭沫若有着出自内心的景慕。两人直接的文字交往始于1964年,且以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书画为触媒,在不到一年里便有了三次唱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