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炜[1] 于洪久[1] 张楠[1] 钟鹏[1] 孙彬[1] 左辛[1] 刘杰[1]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出 处:《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年第9期138-139,共2页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助项目(2016NT009)
摘 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据统计,2015年拥有耕地面积约0.13亿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9.7%左右,是全国拥有耕地最多的省份。2013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达到718.67万hm2,可生产玉米秸秆约4000万t[1]。农作物光合产物的一半在秸秆,但目前全省玉米秸秆利用率较低,焚烧现象比较严重,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通过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腐熟技术模式可以将秸秆以肥料形式归还土壤,可以提升土壤肥效,改善土壤性状。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技术很多发达国家的秸秆利用率较高,其利用途径较为完善,美国等国家的玉米秸秆绝大多数用来还田,其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约为3%。我国秸秆仍有25%左右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秸秆的地区性、季节性过剩现象较为严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