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牧民权益保护视角下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研究——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多杰昂秀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出  处:《青藏高原论坛》2017年第3期100-106,共7页

摘  要: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生态法治建设的重要制度构成。然而,民族地区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生态补偿制度探索至少需要凸显资源补偿、环境补偿、生存补偿和文化补偿等四个方面的价值维度。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民族地区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既需要优化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结构、拓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资金渠道,而且应当通过树立保护当地人利益的意识,汲取本土有益生态文明传统,推进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市场化运作。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应当立足于其条件充分、特色鲜明的区位优势,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立法自治权,在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方面积极作为和率先垂范。

关 键 词:矿产资源生态补偿 牧民权益 生态文明 立法自治权 

分 类 号:D922.6[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