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ACC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围手术期抗凝管理决策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峰[1] 胡大一[2] 方全[3] 沈珠军[3]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心内科,北京102600 [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44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100730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第11期1281-1287,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基  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资助(2009-3-68)

摘  要:心房颤动(AF,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该患病风险始于40岁并随后增加,持续至85岁;其他健康人群AF发生率近18%。多数AF患者推荐抗栓治疗,以降低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风险。对血栓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积分(CHA2DS2-VASc积分系统):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糖尿病、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血管疾病、女性;对积分≥2分的个体优选口服抗凝剂(OAC)而非抗血小板治疗。虽然这些风险因素的相关意义仍存在争议,但CHA2DS2-VASc积分较CHADS2积分可更好预测血栓栓塞事件,尤其较低积分患者(如CHADS2积分0-1分),因此CHA2DS2-VASc成为临床决策制定的优选积分系统。

关 键 词:口服抗凝剂 房颤患者 管理决策 围手术期 非瓣膜病 积分系统 持续性心律失常 短暂脑缺血发作 

分 类 号:R542.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