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市华东路10号530011 [2]丽水市食品药品与质量技术检验检测院,323000
出 处:《广西中医药》2017年第5期65-67,共3页Gu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1.3苯丙素类苯丙素类化合物主要有3,5-二羟基苯基-6-O-反式-对羟基桂皮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葫芦茶苷)[6]、对羟基桂皮酸[3]。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有3,4-二氢-4-(4'-羟苯基)-5,7-二羟基香豆素、4,4',7-三羟基-3',5'-二甲氧基-7,9-二酮-环氧木脂素[8]。1.4三萜类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杨其蒀等[9]从葫芦茶的脂溶性部位中分离得到木栓酮、表木栓醇和豆甾醇。Xiang等[5]从葫芦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桦木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2]及乌索酸、冬青素A[6]也是分离得到的常见三萜类化合物。1.5其他类除了上述化合物外,从葫芦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还有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2]、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豆甾醇[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6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