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的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房渊 郝平[2] 张辉[2] 王曙曼[2]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出  处:《临床医药实践》2018年第3期216-221,共6页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瘢痕疙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瘢痕,是一种纤维增生性皮肤病,又称瘢痕瘤,为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形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1]。对于瘢痕疙瘩的病因及形成机制,有学者认为[2]包括体外及体内因素,体外因素可能与外伤、皮肤疾病、皮肤张力、种族、年龄、部位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而体内则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免疫学的改变以及生物化学等因素相关联。虽然国内外学者不断研究,但确切的病因及相关形成机制目前仍然是一个谜。瘢痕疙瘩表现为病变超出原来皮肤损伤的范围,并且突出于皮肤之上,复发率高,不论是从美观角度,还是心理上都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绝大多数患者都不能接受这样的外观,求医心切。但是由于瘢痕疙瘩形成原因并不确切,故在临床治疗上显得颇为棘手,虽然目前临床上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较多,但均有利有弊,且单一方法治疗效果差,都不能令医生及患者满意。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断研究,在治疗瘢痕疙瘩上也有很大进展,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多种方法联合,综合治疗瘢痕疙瘩效果尚可。

关 键 词:瘢痕疙瘩 临床治疗 增生性皮肤病 良性皮肤肿瘤 患者满意 内分泌紊乱 过度增生 结缔组织 

分 类 号:R622[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